土木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介绍
发布时间:2018-01-01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涵盖内容非常宽泛的研究领域,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其涉及的技术领域还在不断地拓展新的学科分支和新的研究方向;然而,新的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不断地融入,使本学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得到发展,广泛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如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分析技术、全球卫星定位、遥感技术、新材料和智能材料、建筑节能技术、可再生清洁能源等,都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包括空间技术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土木工程技术,因此,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永恒的“朝阳产业”。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成立于1984年,2004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目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400多名,与国内外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十余名,本专业在校硕士生200多名。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了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五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形成了“岩土工程”、“结构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五个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与研究特色的研究生培养领域。此外,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还招收工程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土木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就业及升学率一直为100%,毕业生因其良好的综合能力而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优秀的研究生直接免试推荐到国外知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学科特色
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学科组在土木工程、市政工程、交通工程和岩土工程领域先后承担国家重点项目中的大型岩石工程、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高边坡与松散介质工程、以及地下工程开挖诱发地质灾害评价及其控制技术等重要研究项目。在建筑结构及其抗震领域先后承担了建筑结构设计及其灾害评价、工程抗震设计及其安全评价等许多国家级重大工程项目。
近十年,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出版专编著及教材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千余篇。在某些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社会的好评。
优秀的研究成果带动了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飞跃,一方面能够使研究生掌握前沿的学术理论和技术方法;另一方面又通过工程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能力;从实践活动中提升研究生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相关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成果获得2012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岩土工程”研究方向在孙世国教授的带领下,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授权专利30余项。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学科依托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项目和各类企业工程课题进行研究生培养工作,通过“产、学、研、用”的基地建设,为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的一线科研、设计和生产单位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培养方案立足工程实际,以注重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训练,注重学生发现科学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位论文选题重视与土木工程设计和前沿研究领域的生产实际问题相结合,全方位强化研究生的实战能力与学术水平训练;提升研究生就业的竞争力,更好的为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学科优势
研究方向广、科研综合实力强
本学科现有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五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此外还招收工程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统一授予“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专业毕业证书。目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属全部六个二级学科研究领域。
师资队伍学术水平高、科研条件优良
学科现有高级职称教师40多人,其中博 士学位教师占70%,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注册监理工程师和造价师等具有各类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近20人。另聘请北京市人才强校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4人,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10余人。整个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术梯队建设合理,并形成了较强的创新能力。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及省部级和各类企业课题百余项。学科依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唯一的研究中心“新型工业化集成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色北方建筑设计研究院(甲级)”以及6个研究所,拥有各类试验仪器设备总值6000多万元。在物探与勘查、路基检测、隧道衬砌支护检测、结构动力特性测试与分析、清洁能源、工程管理等研究方向具有国内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分析软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面上项目 孙世国 井工矿转露天开采边坡滑移机制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 2018 面上项目 宋义敏 冲击地压亚失稳状态识别及防冲击机理研究 2018 青年基金 符 川 调频气压液柱阻尼器对偏心结构的减震机理研究 2016 青年基金 王 杰 三维隐式对流域物质点法理论及其在岩土非连续变形问题中的应用 2016 青年基金 宋 伟 THM耦合作用下填砾抽灌同井流/热贯通及温度锋面运移机理研究 2016 面上项目 张军徽 力/热/光压多场耦合的太阳帆航天器框架-薄膜结构稳定性研究 2015 青年基金 李志永 相变蓄热装置不确定传热过程及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2015 面上项目 张玉芬 复式钢管混凝土钢梁节点设计方法及节点性能控制研究 2014 面上项目 宋义敏 上覆巨厚砾岩与断层耦合作用下冲击地压机理研究 2014 青年基金 纪颖波 建筑工业化多利益相关者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基于动态社会网络视角 2014 青年基金 李 悦 深水域中大跨薄壁高墩桥梁地震损伤及灾变机理研究 2014 青年基金 崔光耀 断层黏滑错动作用下隧道抗错断技术研究 2014 青年基金 张玉芬 复式钢管混凝土外钢管不连通环梁节点的试验研究 2013 青年基金 宋志飞 浑水渗流作用下尾矿坝淤堵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 2012 青年基金 宋小软 GFRP增强水泥模板-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受力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 2012 青年基金 何振军 再生混凝土多轴破坏准则与本构模型的试验与理论研究 2011 面上项目 孙世国 露井联采边坡破坏机制及其评价方法 2011 青年基金 张宏涛 基于随机有限元的岩体工程可靠度方法研究 2009 面上项目 屈铁军 地下管道地震输入及反应 2006
学科研究方向
一.岩土与地下工程
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是国家基础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基础工程和人居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高速公路与铁路、地铁、地下工程、堤坝、高边坡、各类复杂基础工程和矿山工程的安全等等都涉及到岩土工程理论与技术方法。区域性岩土或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设计、安全评价及其防控技术,是针对非常规、非普遍型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和非传统的土工技术问题。
21
世纪人类生存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四大挑战。土地资源有限且利用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提升空间小、难度大。人类向地下深部开发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无奈的选择,由此也给岩土与地下工程领域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2001-2020),对交通基础工程及民生工程的建设进行重点倾斜,公路建设重点发展“五纵七横”计划3.5万公里、铁路建设重点发展“四纵四横”计划累计里程1.3万公里,从而极大地推动岩土与地下工程领域技术的发展,到2020年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拟在公路铁路、地铁工程建设等领域投资10万亿以上,因此本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校“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领域以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世国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该团队主要以地基工程、市政工程、矿山安全与岩土工程计算理论及其应用技术为重点,在矿山安全、地基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地下工程理论与控制技术、岩石工程开挖对周边环境安全的影响规律与评价方法、三维动态变形监测技术与预测理论等领域已形成了非常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孙世国教授
该科研团队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以及校企联合项目80余项科研课题。形成了师资力量结构合理、经验丰富、梯队建设科学的研究队伍,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获国家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多项,出版专编著及教材20余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300余篇,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为企业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近10亿的经济效益,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有力推动了该学科领域的经济发展与进步。
该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
1
)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主要包括复杂条件下边坡稳定性评价、高边坡风险辨识分析与预警系统、高陡软岩边坡智能匹配优化设计、大型松软堆积体安全评价、控制与加固技术等;
2
)隧道、矿山井下突水预测与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复杂断裂带存在对上覆岩体的破坏规律及其诱发导水通道的评估与预测、安全开采控制技术与措施;
3
)尾矿库灾变机制及其预测预警技术,主要包括尾矿坝重大事故隐患的现场诊断技术、尾矿库溃坝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尾矿坝浸润线抬升及坝体涌水开裂紧急险情处置技术、浑水渗流作用下尾矿坝淤堵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
4
)地下工程设计、加固技术及施工风险辨识与预警技术;地下开挖上覆岩体破坏规律及其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与控制技术;
5
)岩土工程的变形智能监测技术及其灾变的辨识与预警系统,三维实体破坏的预测及其失稳破坏的辨识技术;
6
)大型岩土工程安全评价的理论及其控制新技术的研发等;
7
)岩土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及其评价体系的创建等;
8
)路基、市政与管网工程的探测及其安全评价技术;
9
)各类基础工程的设计、震害辨识技术、以及灾害控制技术和加固措施等。
二、结构工程
随着我国各项工程建设的发展,建筑结构向高大、体型复杂、多功能等综合性方向发展,形成了造型、空间、功能等多方面高要求的复杂结构形式。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体系、新施工方式得到广泛的应用,出现了以新型材料为基础的新型结构形式和各种复杂建筑结构的力学问题,因此需要研究相应的计算理论和安全评价方法。本学科主要注重研究复杂结构参数化模型的构建、以及主要参数对结构静、动力性能的影响;从静力拓展到抗震和抗风的动力问题,探索其力学性能动态演变及其安全设计技术等。
“结构工程”硕士点于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依托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已拥有完整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该学科主要研究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中具有共性的结构选型、力学分析、设计理论的学科,主要培养学生从事工程结构分析、设计、工程软件开发、工程结构优化设计及安全性评估等内容。结构工程学科研究领域的设置紧跟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工作积累,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学科依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新型工业化集成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甲级建筑设计院和相关研究所,拥有大批国内先进的科研实验设备和实验条件。学科团队以高建岭教授和张燕坤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现有硕士导师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现在校研究生70人。近五年来,学科团队先后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基金以及横向科研项目8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 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在复杂结构设计、复式钢管混凝土结构、新材料、以及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石化建筑结构火灾安全评估领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主要研究方向:
1
)钢结构与组合结构抗火性能;
2
)钢结构防火性能化设计;
3
)石化建筑安全性能分析;
4
)钢结构超薄型涂料抗火性能;
5
)BIM协同设计方法应用研究
6
)钢管混凝土结构体系应用分析
7
)复杂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三、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防灾减灾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边缘学科研究领域,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领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发展用以提高工程结构和工程系统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科学理论、设计方法和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未来灾害可能造成的破坏,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障灾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能力,提高国家重大工程的防灾能力。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实施,该研究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宋小软 教授
防灾减灾学科团队以宋小软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该团队在结构振动与抗震研究领域长期从事地震地面运动特性、地下管道抗震分析理论、城市生命线地震工程的理论与实验、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抗震设计及行车安全研究等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先后承担或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下管道地震输入及反应”、“GFRP增强水泥模板-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受力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再生混凝土多轴破坏准则与本构模型的试验与理论研究”以及“地震地面运动非平稳性对结构反应影响的试验研究”、“百万千瓦机组直接空冷风机组风机振动特性与减振研究”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6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同时在桥梁、隧道等结构稳定性计算方面的设计软件在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主要研究方向:
1
)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抗震与防灾减灾;
2
)建筑结构的检测、加固与改造;
3
)钢管混凝土结构;
4
)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与控制;
5
)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6
)纤维增强水泥模板复合结构;
7
)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与优化设计技术;
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再生骨料混凝土、堆石混凝土技术
9
)桥梁设计理论及应用与仿真分析、大跨度桥梁结构、钢桥的疲劳、既有桥梁评估与加固、旧桥检测加固维修理论及设计施工研究。
四、桥梁与隧道工程
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是目前国家大力发展的重点工程,特别是高速铁路与公路、城市地下交通正处于高峰期;面向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城市地下工程等领域的需求,本领域主要培养具有桥梁与隧道工程设计理论知识,从事相关工程设计、研究、工程施工等方面技能,掌握交叉学科知识并向相关领域进行拓展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姚海波 教授 桥梁与隧道学科带头人是姚海波教授,该学科团队现有硕士生导师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近年来,学科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财政部、原铁道部、煤炭部科研课题以及企业委托横向科研项目10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6部。获得发明专利4项,参编国家规范1部,获得北京市精品课1项,精品教材1部。 代表性科研项目及成果有:客运专线铁路穿越城区修建技术——列车动载下锚索工作性态与锚固效果研究;上覆巨厚砾岩与断层耦合作用下冲击地压机理研究;铁路站前专业协同设计系统开发;高原环境对铁路桥梁混凝土性能劣化影响的测试;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抗震设计及行车安全研究;断层黏滑错动作用下隧道抗错断技术研究;隧道隧洞施工地质灾害超前预测预报与工程对策专家系统开发;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刀盘挤土效应及实验模拟研究;超固结土应力应变特性研究;浅埋暗挖法近距离穿越既有地铁构筑物(区间与车站)关键技术研究等等。
主要研究方向:
1)
复杂条件下特长、大跨度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2)
隧道与地下工程地质灾害探测、风险评估、安全监测与工程对策研究;
3)
大型桥梁结构分析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抗振动与病害机理研究;
4)
隧道结构抗震理论研究与结构设计;
5)
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线型监测与应力检测、大跨度桥梁转体桥称重和配重技术;
6)
撞击荷载作用下车桥系统的动力响应及列车运行安全控制研究。
本学科不断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先后与中铁隧道集团、中冶交通建设集团、北京市政路桥集团等大型央企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一方面针对技术难题联合攻关,提高学校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在合作中准确把握企业用人需求,不断调整培训重心,实现人力资源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五、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本学科是研究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要求所需的各种人工环境,其内容包括民用与工业建筑、运载工具及人工气候室中的温湿度、清洁度及空气质量的控制,为实现此环境控制的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和与之相应的冷热源及能源转换设备,以及燃气、蒸汽与冷热水输送系统。本专业的中心任务是在尽可能减少对常规能源的消耗,降低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基础上,为人类提供各种最适宜的人工环境,促进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本学科的研究方向与国家导向高度一致,目前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PM2.5控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绿色建筑,都为本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本学科专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学科团队以博士生导师王晓纯教授为学术带头人,该科研团队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该团队先后承担了承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0余项,目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和ISTP收录50余篇,科研经费数仟万元。学科团队所承担主要科研有山西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制冷制热工程、生活废水能量利用综合技术开发及示范工程建设、建筑节能测试仪表与标定设备研发及相关标准研究、节约型校园综合监测分析平台研究、城市热网驱动的夏季供冷新方式与系统优化配置研究、低碳城镇能效提升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高盐水高效蒸发并回收凝结水的工艺技术研究等。
主要研究方向:
(1)室内空气温湿度、清洁度、室内空气品质控制以及PM2.5控制研究
(2)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性能、能耗及控制研究
(3)新型热泵技术综合开发
(4)能源供应系统及碳捕捉技术
六、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学科是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交叉融合而形成的复合性学科。本学科方向依托土木工程一级学科,面向土木建筑工程,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解决工程建设项目从概念设想到正式运营全过程中的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问题,包含投资机会研究、可行性研究、招标采购、成本管理、施工组织等方面的内容。随着我国工程建设规模与水平的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所具有的重大责任日益凸显,工程管理领域内的各种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工程管理高级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工程管理学科所涉及的研究方向发展空间巨大。
本学科方向以理论创新为基础,以应用研究为导向,本着工程管理学术前沿和工程实践问题解决兼顾的宗旨,开展规范与实证研究,形成了本学科点的特色研究:以建设项目投资与造价管理为核心,重点研究全生命周期下的项目成本动态控制、基于信息技术的成本优化和建设项目投融资决策;以土木工程建造技术与管理为基础,侧重复杂施工技术及其管理问题,将施工技术、建设项目管理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相结合;以工业化集成建造与评估为主线,注重工业化集成建造管理技术与评估技术的方法与应用研究。
本学科师资力量和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现在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其中硕士生导师5人。本学科近5年发表期刊论文200多篇,EI、ISTP/ISSHP检索近100篇,出版专著7部;承担国家级项目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达到近500万元;在工程造价管理、土木施工技术、工程建造管理及建筑工业化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
)基于清单计价的工程造价控制体系;
2
)基于BIM等信息技术的项目目标优化控制;
3
)建设项目投融资决策理论和方法;
4
)工业化集成建造与评估;
5
)房地产经济与管理;
6
)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
7
)地下工程逆作法施工规划与管理;
8
)地下空间结构工程逆作法施工技术;
9
)建筑施工中的动态监测技术。
【打印】 【关闭】 |